现实生活中,我们正常人也有一些恐惧情绪,如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产生焦虑、紧张或害怕的情绪,这对于保护个体有着重要意义,可以使个体避免接触那些对其有危害的事物或情境,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御机能。
亚历山大·波列耶夫认为恐惧是人的一种很正常感觉,是一种警告危险和提早防备的信号。比如说,我们往悬崖下瞅时总是心惊胆战。要是没有这些恐惧症,人类早就灭绝了。人类大脑底部有一个杏仁体的脑结构,这是个专管恐惧感和不信任感的区域,人称为大脑中的恐惧中枢。每一次只要感到危险逼近,这个区域便活跃起来,而且想制止也制止不住。
如果这种感觉不再受到约束,那一般的害怕就被赋予一种非理性的、不合逻辑的东西。比如说,害怕游行队伍中带有敌意的人群,这合乎逻辑。但如果害怕大商场里和你毫无利害关系的人群,这就是需要治疗的病态了。
在正常人中也可有害怕某事、某物的心理,但这只是偶尔现象,情绪反应也不强烈。这是与恐惧症不同的地方。对于儿童来说,恐惧反应是伴随着他的生长发育内容。例如,6-10个月的婴儿恐惧陌生人;在8个月-1岁时开始有怕遗忘的恐惧心理,这种恐惧到2岁最为强烈;2-3岁时对黑暗和假面具最惧怕;再长大些,对亲人的死亡,对自己身体的损伤,对幼儿园、学校有特殊的恐惧。特别是有些上学儿童对学校的恐惧心理非常突出。但是恐惧、紧张情绪严重到反复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,则是病态或异常,即心理学上所讲的恐惧症了。
健康人和恐惧症患者最重要的区别是,健康人面对现实,恐惧症患者回避现实。人生有很多事情不硬着头皮去干是不行的。如果在道理我们完全明白,没有必要害怕,至少无须怕得那么厉害,那么我们就必须面对现实。经过锻炼,恐惧总是可以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而无碍于正常生活的。实际上很多人恐惧症患者在行为治疗专家指导下经过锻炼完全好了。不过,应该说明一点,作为症状的回避跟作为一种应付策略的回避是不同的。想恋爱结婚的人见了异性就躲,是症状性回避,因为它违背了想要达到的目的。“打得赢就打,打不赢就跑”。“打不赢就跑”是策略性回避,为的是用另外的方式去消灭敌人。逃跑主义的将军是坏的将军,但不是病态的,因为他的目的并未放弃,那就是为了活命,从心理学上说,回避有2种:回避内心的现实和回避客观的现实。回避内心的现实指不愿意看清自己的情欲、错误、缺点或短处等,这容易导致适应不良的行为或神经症。